校园文学 首页 > 校园专题 > 校园文学 > 正文

游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上)

时间:2018-09-26 11:20:25 来源: 作者:manager 阅读:

有人曾问我:“你喜欢朝霞还是晚霞?”

我说是晚霞。

和所有问题一样,后面总有个为什么。我的答案是“因为晚霞消失后会有星星,而朝霞后,便只剩下光天化日的现实了”。

我以为城市是没有什么好看的,潜意识里觉得它应该是或沉默、肃穆的,或冷硬、喧嚣的。从天桥上像云层一样拥挤的匆忙人群、从店门口坐立各异的升斗小民之醉态、梦态中,我艰难的读出了它隐藏在七扭八拐的幽巷、在巨大刺眼的“拆”字下残存的温情。原来作为在城市短暂停留的游人,我对城市的官和民、贫穷和富裕,以及像沙尘般刮过人生道路的那些缺憾风暴都是一无所知的。

直到遇见她,我才懵懂看清这座城市那一片隐藏着喧嚣下渐行渐远的安详。

她就是汉阳咸安坊,这个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不久的民国风建筑群。

浮生偷得半日闲,在外奔忙之余,突然从友人口中得知她行将被拆完的时候,想也没想就马上坐火车赶去见她最后一面。

下车后找了很久,百度地图上已经不能直接找到了,兜兜转转才在高高的围墙下找到了一处缺口。工人们正在里面打磨石料,拆毁旧屋,铁锤叮叮当当,荣耀和屈辱在手中渐渐展露。走近门口却被拒之门外,从门口望进去,断壁残垣耷拉着,土堆被推满在各个角落,高大的围墙将她围在一座孤岛中,冰冷的隔断了现代与古典的交融,周围是摩天大楼环绕,仿佛一群成年人围着并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门口停着三辆装满碎石的大卡车,里头有三台大型挖掘机在挥舞着铁臂,包工头模样的男人在一边对几个人“指点江山”,貌似在趁连续阴雨天后突然出现的晴天赶工作进度。

网络图片中“咸安坊”那座小圆门不见了,连同那块历尽风雨沧桑依旧闪耀着历史光辉的门牌。咸安坊于1910年前后建成,属于民国早期里坊式住宅建筑群。她处于闹市中心,这里保存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就像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看着方正硬朗的石头门框,磨得光溜的石阶,触摸着赭红色的砖墙,好像行走在上世纪的光影里。作为影片《黄金时代》的拍摄地之一,咸安坊见证大武汉的荣辱兴衰。

门口的地上灰白的石屑印满了杂乱无章的车轮印、鞋印,尚未推倒的红砖楼房、镂花雕藤的栏杆、潮湿冰冷的屋檐以及推积在一角未来得及拉走的土堆,已经长出了稀疏但茂盛的杂草,仿佛历史的土壤里最后的一抔养分都积聚到那一株株腰杆饱满的杂草里,用现代的荒芜彰显她曾经的辉煌。

在残存的废墟面前站了一会儿,征得门口大叔的同意,我得以怀着一种惆怅的心情进入尚在施工的废墟——曾经繁华的街巷。我忽然觉得自己整个人掉进了旧时光里一样,恍然走在空无一人的巷道里,心里的孤独填满了看不到尽头的小巷。旧巷子已经被勾挖去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作为施工人员的临时宿舍暂时得以保全,才让我有机会来瞻仰她最后那风吹雨打后的残存荣光,一时不知是福是祸。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