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融融春日,我们来到了以桃花闻名于世的桃花源,穿过如霞似火的桃林,沿着潺潺的山溪,随着谈笑风生的游客往前行,来到了绿色深处。
一下车,我们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千红万紫的紫云英,金灿灿、黄晶晶的油菜花和稻浪、青油油的麦苗,一块连着一块,对比鲜明,布局匀称,多像是铺在青山脚下的五彩地毯,要把在路边赞不绝口的客人迎进村庄。起伏的小丘陵,远如浮云,近似眉黛,把一座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农家小院连结起来。特别是在淙淙流淌的溪边,在农舍的篱边宅后,一株株桃花像樱花一样开得分外俊俏,远远望去,如霞似火…….
我慢慢走到窗前,看到饭店的花园里,桃树吐红了,千朵万朵的桃花缀满枝头。春雨静悄悄地下着,桃花的花瓣上水珠晶亮,就像在人眼眶里颤动的泪珠。有感于“感时花溅泪”,我不禁轻声自语着:“人面桃花相映红!”
古今桃花源记
晋朝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武陵渔人开始“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及至“舍船从口入”,则见“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历史变迁了多少世纪,现今桃花源里,“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山回路转,重峦耸翠,深绿无边,美不胜收,这里不仅有落英缤纷的桃林,有修长翠绿的楠竹,有干粗叶肥的桑树,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树木,生长在山顶,植根在崖下,萌发在溪边,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给桃花源的山光水色更染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桃花源山上岭下,千千万万片形状各异的树叶,在柔和的阳光照射下,油光闪亮,飞绿滴翠,洋溢着勃勃生气,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哪怕是寒冬来了,有些树木叶落枝秃,似乎看不到绿色了,可是它的皮层是绿色的,它的叶苞是绿色的,生命照常在运动着,单等春的信息来临,绿了大地,甚至连溪水也染绿了几分,伸手把空气搂到怀里,似觉绿液顺着指缝滴。深深呼吸一下桃花源的空气,你那宽阔的心田,难道不会觉得有一股绿色的气浪扑来,直叫你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吗?
绿色,就是树木生命的象征;不同的树木有着不同的生命特点,正像人各有志,所选择的路不一样。
空心杉却有心劲
桃花源八景之一的空心杉。顾名思义,这杉树是空心的,就连小枝条的腹内也是空空的。据传老杉树的空腹里,可以摆桌弈棋,围观者十余人。老杉树死了,在枝上萌发出新枝来,新枝今天又长成老树了。尽管它的表皮像老年人脸纹如沟,它的根须像老年人青筋突露,腹内空空,多少年来应该是饥渴难耐,朝不保夕了,可是它不甘命运的摆布,仍然抽叶生枝,而且枝繁叶茂,常年披绿滴翠,似乎把它周围的溪水也映得碧绿清澈了。在生机盎然的古空心杉下面徘徊寻思,我不禁叹服这个绿色生命的斗争精神。
丹楹刻桷蹑风亭
蹑风亭不仅色彩浓烈、形体独特,而且位置的选择,也是恰到好处的。它屹立于群山之巅,正如异峰突起,引人瞩目。山有亭,显得更是雄伟、透遮;亭傍山,更是庄严、古雅,山与亭互相衬托,溶为一体,浑然成画,缺一不可。特别是桃花源里林遮竹掩,眼观不过数丈,看久了,我便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但当我登上蹑风亭二楼后,推开四面窗户,放眼望去,便顿觉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了。从窗内倚栏远眺,桃花源山光水色,一览无余:火红的桃林,如彩霞漫天抖落;蜿蜒的桃花溪,似素练当空轻舞;葱茏的树木,像翡翠处处生辉………深山本是最静处,这时,我居高谛听,却从寂静的山林里听到了不平静的声音:山风呼呼破窗而入,震得窗棂瑟瑟作响;溪水匆匆远去,酒下一串叮咚悦耳的歌声;偶闻鸡鸣犬吠,鸟语人声…………似乎把人带到了恬静的山庄。
居高临下,目遇之而成色,耳听之而成音,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禁使我想起了蹑风亭里的古联,“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此时,我只觉得心爽神快,飘飘然真欲“蹑风”归去。桃花源是一幅色调明快的主题画,而画中的主体便是古亭。尽管蹑风亭的建筑并不十分复杂、奇特,但是它以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造型、位置,吸引着古今游人,为桃花源增彩生辉。
愿桃花铺就我们的径途,愿花香沁入我们的每个白天、每个良宵。
(文章来源:郑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