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关于某高校心理中心举办的“生命体验”活动的“葬礼”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位男同学躺进棺材体验“死亡”,旁边的同学扮演送葬人员,营造出葬礼的悲伤气氛。不少网友对此类型活动表示支持,但也有网友表示此种活动是“形式大于意义”。
据了解,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可以体验结婚生子,残障死亡等人生场景。多数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表示将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对很多人来说,死亡都是一个在尽量回避的话题,尤其在中国,参加葬礼更是被当做“晦气”事。然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却又的确是绝大多数人必须经历的人生大事。罗振宇在《末日启示:向死而生》中说:“带着末日心态去生活,向死而生,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死亡,便可被称做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末日。但我们习惯于对“死亡”避之不及,也很少思考死亡,亦不认为“死亡”是人生教育的良好素材,高校举办此类心理活动便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有益尝试。即便视频中部分参与同学似乎只是将此当做新奇的游戏,在“葬礼”上嘻嘻哈哈,而不认为这与自己的人生有任何联系。但经采访发现,随着“游戏”的进行,学生们非但不会厌烦,反而会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而这,恰恰证明我们需要且有必要进行诸如此类的生死教育。古罗马皇帝奥里利厄斯曾言:“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诚然,逃避往往无济于事,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生死教育正是教会我们直面死亡,正视人生的重要课题。
这场活动被认为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最终达到举办目的,让参与者收获了重要的人生感悟。对于该次活动形式内容孰轻孰重的争议其实早有论断,当学生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就说明这场活动已起到教育作用。学生躺进棺材体验死亡不是闹剧,而是教育。当学生们学会直面死亡,也就会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供稿人/易孟娆 编辑/董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