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进入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向阳老师的办公室,古香古色的毛笔字便映入眼帘。寥寥十五个字,勾勒出了李书记的生活态度与处世之道。本次采访也在一缕氤氲的茶香中正式开始。
李向阳,男,汉族,生于1975年2月,河南省禹州市人。199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受省委选派,李向阳老师到信阳市潢川县谈店乡万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新农村建设风云人物”“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信阳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信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扶贫案例《智力扶贫开启农民“智”富门》被国家教育部评选为经典扶贫案例在全国推广。扶贫成果《栝楼架下的立体智慧农业》获2018年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最具市场潜力奖、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8月,李向阳书记受组织选派,担任了信阳市潢川县谈店乡万营村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作为年轻领导干部,他珍惜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渴望反哺贫穷的农村……一片丹心,意切情深。初到万营村,扶贫工作的开展面临很大的困难。生活条件艰苦、人民群众不信任、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这一系列的困难都没有让李向阳书记轻言放弃。生活条件太差,那就自己努力克服;群众不愿敞开心扉,那就一家一户走访;当地政府不重视,那就不厌其烦地申请项目;没有资金来源,那就求助亲友、发动同事捐赠……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遇到困难就克服困难。终于,万营村的扶贫工作在李向阳书记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在此期间,李向阳书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我校智力、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改善希望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和动员高年级学生支教的方式,使濒临倒闭的万营村希望小学起死回生,校园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他开办农民讲堂,邀请农业科技专家为村民带去了特色产业发展技能和致富本领;通过教跳广场舞等方式丰富村民闲暇生活,减少陋习;通过发展瓜蒌、香菇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等产业,切实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他积极探索建立起了地方精准扶贫的标杆——“万营模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李向阳书记动情的回忆中,我们听到的、感受的是他的远见与卓识,责任与坚守。
“扶贫与育人的道理是相通的,都要做到精准。”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与近3年的扶贫工作中,李向阳书记的总结精辟到位。“谁贫扶谁”的话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了朴素的道理。的确,正如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一样,教书育人也要因材施教。没有一块土地注定要贫瘠,同样,没有一个学生一直都是差生。因此,李向阳书记坚持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
近两年,随着生科院考取研究生学生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再有加上“生科学霸宿舍全员6人考研成功”的好消息传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更加重视继续深造这个话题。对此李向阳书记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考研可以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就业的机会,也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本科生选择考研,就是抓住了一条能够丰富自己、锻炼本领、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很难成功“上岸”。因此李向阳书记鼓励同学们“三思而后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李向阳书记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效率,每年每月甚至精确到每天都有精细的规划和计划。他每天早上到达办公室后,会在本子上列出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划分轻重缓急,每完成一项就打上对勾,工作进程一目了然。“像陀螺一般忙碌,却能保持高质量的工作成效。”在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之外,音乐、舞蹈、写作、摄影……丰富的爱好也使得李向阳书记永远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对于部分大学生存在沉迷游戏、“丧气满满”的灰色状态问题,李向阳书记认为同学们首先要做到坚持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壮的体格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其次要明白劳逸结合、走出宿舍、拥抱自然的道理;还要认识到“开卷有益”,学会在书中增长见识,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如今毕业季如期而至,李向阳书记向毕业生提出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建议。站在就业风口上的同学们要分析自身优势,先在就业中积累经验,为之后更好的择业打好基础。做到珍惜机会、调整心态,学会多吃苦、多吃亏,在一点一滴中坚持,拥有一个不迷茫的青春。
“不逼自己一把,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这句话不只是李向阳书记送给同学们的人生箴言,更是他不平凡工作经历的真实写照——淡泊明志、静水流深,不忘初心、沧笙踏歌。